加班加点生产低压配电医院用电提供保障、10天时间研发试制成功负压救护车服务抗疫一线、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企业火线成立并投入生产……疫情发生以来,位于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多家企业克服原料供给困难、人员返岗困难等难题,提前复工复产,甚至火速成立公司,生产各类防护物资和设备,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贵安力量”。火速成立公司生产口罩4月1日,在贵州爱康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口罩生产车间内,工人们穿着防护服,在机器前忙碌着。据了解,该公司于今年2月中旬成立,入驻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才一个多月。该公司销售经理涂榜平介绍,公司总部位于广东佛山,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纸尿裤的企业,具备口罩生产的相关技术和原料供给。“公司董事长和我本人都是贵阳人。得知疫情发生后口罩十分缺乏,我们都想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涂榜平表示,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很快拿到了口罩生产的相关资质,目前也是贵安新区唯一的一家生产口罩企业。随后,公司迅速引进生产设备,并很快投入到生产中。“现在疫情得到了较好控制,口罩需求量相对小了,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也在调整产能。”涂榜平说,公司目前主要生产一次性平面口罩和N95口罩,其中一次性平面口罩平均每天产能在1.8万个左右。贵州华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也是生产疫情防护物资的公司之一。“疫情防控期间,额温计需求量大,公司及时转型调整,一方面是为了公司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是想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该公司产品经理陈莲友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公司一周内便取得了额温计生产的批复和注册证。公司随即组织人员,投入到实际生产中,目前每小时可生产支额温计。贵州华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人在组装额温计。加班加点生产配电箱位于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是该园区第一家复工复产的企业。“我们公司1月31日接到命令,当天晚上就由公司总经理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组织复工复产。”该公司生产部部长黄亮说,作为生产低压配电箱的企业,公司主要医院所有配电设备的供应和安装,为该项目的电力供应提供保障。公司临危受命,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材料。公司迅速行动起来,联系贵阳、重庆等地的供应商,克服疫情防控期间物流受阻等难题,搜罗到足够的原材料。与此同时,公司要解决工人提前返岗问题。“我们首先通知贵阳周边的工人迅速赶回来,并让外地的同事陆续返岗。”黄亮说,工人们得知是为疫情防控出力,二话不说便答应回到生产第一线。同时,工作时间由原来的早上八点半到晚上九点半变成了早上八点半到次日凌晨一两点,除了吃饭时间外,其余时间都在忙着生产配件箱、配件柜。黄亮说,发出通知后,公司名员工分批回到了岗位。大家加班加点,有的在生产车间持续赶工,有的则前往施工现场加班加点安装、调试设备,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医院通电。由于人手不足,一些管理人员也下到一线,边管理边协助生产。据了解,由于前期有一定库存,加上连夜加班加点抢工,公司在2月3日时便完成了一期第1批设备的生产,并于2月5日完成安装调试工作。“虽然每天都在加班,但大家工作热情都很高。”黄亮说,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加班加点生产安装,20天便完成了约台配电器的生产和安装,顺利完成了任务。生产CRP试剂检测新冠病毒贵州盛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贵安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园复工复产较早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生产的CRP试剂,正是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重要原料。为了加快生产CRP试剂,该公司于2月6日复工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家维介绍,公司共有22名工作人员,接到公司复工复产的通知后,首批11人便很快回到工作岗位。公司非常重视防疫工作,员工上班必须戴口罩和洗手,并用低浓度的84消毒液进行全身喷淋消毒,消毒之后测体温,作登记,之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域。李家维表示,生产好的CRP试剂送往相关企业后,由企业根据自身参数进行调试,医院使用。“贵安造”负压救护车服务抗疫一线疫情防控期间,我省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台负压救护车于3月初服役于抗疫一线,这台救护车便产自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园。“10天时间要完成一辆负压救护车的研发制造,起初看起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做到了。”说起当时研发试制的过程,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制造部总监周真勇很是自豪。周真勇介绍,2月10日接到研发试制任务后,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谭德荣便带领团队开始技术攻关。“虽然公司拥有过硬技术,并有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但10天内要把样车造出来,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周真勇说,团队人员放弃休息,开展了技术攻关,5天时间便完成了整车技术资料编制和零部件图纸校核。“首次试制困难不少,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周真勇说,进入试制阶段后,他抽调了15名技能水平高的多工种人员,组成试制小组试制车辆。经过连续5个昼夜的奋战,第一台负压救护车于2月19日生产出来。经测试,该车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医用、防疫转运和监护要求。周真勇介绍,该台负压救护车医疗舱配备有负压控制系统、自动紫外光灭菌灯、高效过滤空气净化装置及中央供氧系统等,还可配备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全套抢救设备,主要用于危重病人和传染病病人的抢救和转运。该车型设计了双负压装置,可阻绝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据了解,该台负压救护车生产出来后,省红十字会随即进行了采购,并医院,“服役”于我省疫情防控一线。记者了解到,除了该辆负压救护车,目前该公司第一批共研制生产的另外4辆负压救护车也已经生产调试完毕。相关链接:台疫情防控期间,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负医院供应和安装所有配电设备。该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加班加点,20天便完成了约台配电器的生产和安装,顺利完成了任务。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张鹏/文石照昌/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