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报告》指出,今年全市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揽全局,进一步强化省会城市责任担当,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步伐,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时代篇章贡献兰州力量。
年全市九大重点工作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任务一:培育壮大生态产业
目标: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优先发展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中医中药等产业,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建设黄河风情线和河口古镇、青城古镇,全面提升白塔山、兰山、兴隆山、什川古梨园、树屏丹霞等景区品质,做大A9创意国际等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任务二:着力重振“兰州制造”
目标:实施工业强基和产品强质工程,引导支持兰州石化、甘肃烟草、兰州水泵厂、三毛集团等骨干企业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强力推进中车兰州机车整体搬迁、宝方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重点项目,形成新的工业增量。
任务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目标: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行动。深度开发中山桥等夜间旅游“打卡”地,丰富夜间消费,扮美“夜金城”、助力“夜旅游”、发展“夜经济”。
聚焦实施创新驱动
任务一:加快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
目标:推进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一体建设、联动发展,抓好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放大政策集成效应,合力打造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创新策源地。全面拉开高新区定连片区建设框架,加快实施“三馆一中心”和城市绿廊等基础设施项目。
任务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目标: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引导支持科研院所与骨干企业共同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科技创新工作站,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任务三:实施人才优先工程
目标:实行更加有效的引才留才用才政策,大力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进30万大学生留兰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推动人才总量提升、结构优化。
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极
任务一:坚持“两翼”齐飞
目标:支持兰州新区全力打造制造新区、产业新区、经济新区。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商贸物流、先进装备制造等一批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增速在国家级新区中继续保持领先。
任务二:推动“两区”提质
目标:致力做强高新区,协同推进军民融合、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园建设,提升内生发展动力。致力做大经济区,突出战略转移、北拓发展,全面推进皋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任务三:促进园区多点开花
目标:深化园区综合改革,以九州、连海、和平、三川口、兰州国际陆港五个省级园区为重点,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制度,推动园区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特色化发展。
狠抓项目建设
任务一:集中精力抓项目
目标:谋划实施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亿元。全力抓好省列、市列重大项目,加快中川机场三期扩建、中通道、奥体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强化大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
任务二:“两真四有”抓招商
目标: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顶级工作来抓,扎实开展招商引资“两真四有”攻坚年活动,深化项目凝炼储备、对接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四大行动,力争省外项目到位资金增长8%。
任务三:破解难题抓落地
目标:推行熟地招商模式,优先保障重大招商项目用地需求,加快实现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转变。用好政府专项债券,以出让国有资源资产和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补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本金,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打造精致兰州
任务一:坚持规划引领发展
目标:突出多规合一、全域管控,加快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实现“双增双控”和城市有机更新。
任务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目标:启动实施中通道南延线等项目,全力实施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景中高速、城市主干道恢复等工程,继续打通一批疏解路,建设公共停车泊位个。
任务三:扎实做好“黄河文章”
目标:立足让黄河之滨更加美,启动实施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打造百合公园、马拉松公园等滨河主题公园,建设“情系母亲河”雕塑长廊,提升滨水广场、沿岸河堤、音乐喷泉等景观风貌,构建黄河之滨生态景观体系。
任务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目标:持续开展“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三年行动和“十大精致项目”创建活动。全面完成建成区存量违建治理任务。完成条道路线缆入地。建成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打造城市“智慧大脑”,让城市运转更加智能高效。
任务五: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目标:加大创建活动推进力度,持续开展“一月一主题”和“十大突破”行动,形成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的良好氛围。严格对照测评体系标准,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高水平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争取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推进乡村振兴
任务一: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目标: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扶贫车间”,完善产业带贫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任务二: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目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产量。培育壮大都市休闲农业、乡村观光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和田园综合体。
任务三: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目标: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六大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创建清洁村庄78个,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15个,打造一批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任务一:坚决扛起“保持黄河水体健康先发力带好头”的重大责任
目标:积极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打造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水源涵养区,谋划实施黄河干流防洪治理完善提升、黄河两岸生态水系建设、南北两山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推动黄河湿地资源保护性开发。
任务二:继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目标:进一步压实各级环保责任,深入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健全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机制,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0%以上。
任务三:全面实施生态绿化
目标:扎实推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完成营造林12万亩。实施建绿透绿工程,推广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推进背街小巷增容扩绿,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廊道”。
重塑城市竞争新优势
任务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目标: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四级体系,推动电子证照共享、手机移动终端和自助服务终端应用,促进信息共享和集成服务,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监管模式,严格审慎规范执法,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任务二: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目标:严格执行中央“支持民企28条”和省、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推行优惠政策“不来即享”兑现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继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下更大功夫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任务三: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目标:强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市、区县两级财政分配关系,加强政金企合作,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做大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快建设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兰州银行主板上市。
任务四:打造开放功能平台
目标:积极抢占“一带一路”建设五个制高点,依托兰州国际陆港、新区综合保税区、中川国际航空港功能平台,争取兰州列入全国多式联运综合体试点城市、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一带一路”进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
任务五: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目标: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合作与文化经贸交流,建设中新(兰州)国际物流产业园、兰州粮食现代产业园等国际产能合作基地。
加大民生建设力度
任务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目标:优先做好就业工作,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8万人以上。实施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项行动,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推动中小学区域集团化办学,开展“新教育”等实验,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任务二:健全完善保障体系
目标: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巩固全民参保计划成果。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同舟计划”,深入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
任务三:着力强化社会治理
目标:以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兰州”为目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任务四:继续办好民生实事
目标: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全市将继续为民办好10件实事:一是新建扩建学校20所,增加学位1.6万个。二是建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园区。三是完成3万名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提高8万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标准;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创建开放科普基地个,科普教育群众10万人(次)。四是实施个小区老旧楼院改造项目,加装电梯部。五是新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1万户,基本建成1万户。六是建设规划路6条,完成“四好农村路”重点养护里程公里,划设公交专用车道公里。七是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场次。八是改造提升近郊四区背街小巷20条。九是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6万户。十是新建黄河风情线健身步道8公里。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6%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8%
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控制目标
城乡融合
★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因地制宜发展“扶贫车间”
★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和田园综合体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
★创建清洁村庄78个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15个
为民办好10件实事
★新建扩建学校20所,增加学位1.6万个
★建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园区
★完成3万名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提高8万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标准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创建开放科普基地个科普教育群众10万人(次)
★实施个小区老旧楼院改造项目加装电梯部
★新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1万户基本建成1万户
★建设规划路6条,完成“四好农村路”重点养护里程公里划设公交专用车道公里
★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场次
★改造提升近郊四区背街小巷20条
★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6万户
★新建黄河风情线健身步道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