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国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教育资源匮乏吗?我在宁夏的乡村学校待过,也在可能是全国最好的中学之一——上海中学待过,这些经历让我觉得,其实学校里很多东西是非常相似的,包括怎样去激发人、老师间如何合力等等。很多人提到乡村学校就会想到资源的落后,但真正走入乡村后,我觉得这不是根本性问题。一方面,现在乡村学校的硬件条件确实越来越好了;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是靠资源来堆砌吗?一定不是。我在宁夏那所乡村学校支教时,看到了很多很美好的场景。就算在乡村,有的孩子在家里的墙上,也享有一小块“学习园地”。以前没有暖气,学生们都要烧炉子,校长因为怕孩子们煤气中毒,就等学生们睡了以后仔仔细细一遍遍巡校,真的是“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老校长既是孩子的校长,也是孩子的爸爸当年的老师。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都是教育很美好的样子,让身处其中的我也觉得时光很美妙。给上海中学的孩子上经济学课时,第一课,我们就要讲“资源诅咒”,它其实就是在讲,不要以为拿着很好的资源就能把一件事做好,你自己如何看待它、如何将世界作为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更为关键。这和在乡村中学,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我自己回想我的学校经历,觉得那时候也没有特别强调资源。有些东西是大人觉得好,一些把教育行业做成服务行业的人很容易去服务家长的妄念,但究竟哪些对孩子成长更重要?当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在于资源的富足或匮乏后,我就在想,是不是有真正的“通用”方法来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创新有时候并不是造一个全新的东西出来,而是把本质的东西重新描绘一遍。02▅仅仅“以学生为中心”,为什么不够?我们在理解整个教育时,其实有4层不同的框架。这个框架并不新,在年就已经被提出来,我们在观察一个人对教育的理解时,就可以拿这个框架看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