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老院,一天的开始和结束都比外面早些。早晨五六点,养老护理员董云富就要开始工作。他同时照顾着四名失去自理能力老人,每天要轮流帮助这些老人起床,换尿不湿、擦身、穿衣,将他们抱上轮椅,喂饭……做诸如此类细密琐碎的事项。这里有7名养老护理员,其中4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董云富年龄最大,今年已经68岁。不止董云富所在的四川成都,即使全国范围内,像他这样60岁以上的养老护理员也不在少数。多位老龄养老护理员提到,进入这一行的人,大多来自农村,没有更好的选择。董云富养猪失败,在城里做过保安,如今年纪大了,禁不住整晚巡逻,做护理员“起码不用熬大夜”。和老人们吃住在一起,饮食、生活习惯都很符合,“虽然钱少一点,也当自己有一半在养老。”多地民营养老机构从业者告诉新京报记者,近年来,养老机构招工难已经成为了普遍性的问题。在养老院护理员“老龄化”的背后,隐藏着护理员、养老院两方的无奈。10月5日,养老机构院内,一名护理员推着老人散步。新京报记者徐杨摄老人护理老人董云富个头不高,两鬓已花白。但他身材壮实,力气也大,腰杆总挺得笔直。自年起,他辗转多家养老机构,从一开始的煮饭、做绿化,对老人进行简单护理,到现在进入四川成都的天佑颐养居养老服务中心,照顾四名失去自理能力的“全护理老人”。这里住着20多名“全护理老人”,占据老人总数的一半左右,他们往往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瘫痪、精神病或其他疾病,意识不清、无法正常行动,需要24小时看护。董云富一天中的多数时间,都围着这些“全护理老人”打转。最忙碌的时刻通常是饭点。他要为老人端来餐食,对于进食困难的老人,要用刀事先把菜切碎,拌到饭里,有时甚至要将饭菜打成糊状,给老人喂食。还有很多细碎的事项。早晨,帮助老人起床,换尿不湿、擦身、穿衣,将老人抱上轮椅;夜里,给老人洗澡,帮老人翻身,带他们上厕所等等。尽管每层楼会有人值夜,但通常来说,董云富会在夜里起来三次,看看老人有没有异常。他有一张小床,就放在一间房间的角落里,面对着两张带护栏的护理床。下午三四点钟,一位老人从午休中醒来,董云富掀开被子,手臂环住老人的上肢,给老人翻身,再把成人纸尿裤撕下,换上新的。之后,董云富帮助另一名老人起床。老人意识不清,心脏也不太好,在用同样的方式给老人换好纸尿裤后,董云富要把他抱到床边的轮椅上。这是个力气活,董云富将老人扶到自己身上,用手臂圈住,十指紧紧扣在一起。董云富的动作很利索,发力时,他额头上的皱纹抖动起来,嘴里喘着粗气。对于年龄大的养老护理员来说,这不是一份轻松的活。德源镇天佑颐养居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共有7名养老护理员,其中4人年龄已在60岁以上。董云富年纪最大,已经68岁。“天天都是守到起(守着)的,不费力气但费精神。”自年起,刘素琼和丈夫吴祖兴开始到养老机构做护理员。如今刘素琼63岁,丈夫比她还长一岁。工作时,他们互相配合,也彼此关照对方负责的老人。“老太太洗澡、穿尿不湿,这就她去。比如说抱不动的,老爷爷洗澡、穿脱的,就我弄。”吴祖兴说。刚开始进入这行时,刘素琼也有诸多不适应。有的老人夜里总跑出去挨个房间敲门,嘴里嘟哝着“回家了”;还有位老人夜里要人陪,但不睡觉,到处闹。“你的鞋子都要搁到自己枕头底下,不然这个老人要么穿上,要么就给你扔到马桶里去。”刘素琼年纪也大了。那阵子,因为照顾两个“不省心”的老人,她心力交瘁,最严重的一次,她“三天三夜没好好睡觉”,但白天还要照常上班。“我们这个年纪,这样折腾,走路都要打窜窜(发抖)了。”10月5日,董云富正在对老人进行护理。新京报记者徐杨摄招工困难,“人们更愿意进厂打工”刘素琼觉得,进入这一行的老龄养老护理员,大多没有更好的选择。年,董云富在老家养的十几头猪着了瘟,全死光了。第二年,他来到成都打工,做了五年保安。之后经朋友介绍,他进入养老机构成为一名护理员,每月工资两三千元。他年纪也大了,比起保安值夜班需要整晚巡逻、站队,对心脏不好,做护理员“起码不用熬大夜”。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董云富说,事实上,他们也已经步入老年,在养老院工作,和老人们吃住在一起,饮食、生活习惯都很符合,“我们虽然钱少一点,自己也当有一半在养老。”刘素琼和丈夫吴祖兴也都是农民,他们来自四川的山区,经同村人介绍,从年起开始做养老护理员。“我看养老院里这些岁数大的护理员,90%都是农村的人,其他地方挣不到钱。”如果选择回村种地,肥料、种子、除草剂,样样都贵。“除了本钱就没赚头了,自己都养不活。”吴祖兴年轻时修过水库,也在全国各地打工,他有石匠和木匠手艺,但岁数大了,工地也不要他了。前些年,董云富赚的钱还要贴补在外打工的儿子、媳妇。刘素琼的子女都在外打工,但工资不高,孙女正是上大学的年纪,小孙子才6岁,处处需要花钱。但即使是在农村,养老护理员也很难称得上是体面活。“就是每天打麻将,不挣钱,少吃点,都不愿意去。”刘素琼说。头一两年,每次回村,有人问刘素琼“在做什么”,她都答“打扫卫生”。时间长了,她也习惯了,说自己在养老院护理老人,却总换来对方的一脸鄙夷,“哦哟!你做那个活路了嗦!”“这个活路被人瞧不起,是最简单的活路。”刘素琼安慰自己,“我当是积德。”天佑颐养居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杨英也坦言,尽管现在很多大学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但大部分毕业生不会流向一线护理。机构里的实习生多数学的是运营管理,愿意做一线护理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因为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护理员起码不要嫌弃老人,才能做好工作。像年轻一点的人不愿意从事这个工作,再说他们的待遇也不算很高,所以说就存在护理员年龄偏大的情况,也比较难招人。”不止在成都,养老机构护理员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即使在经济水平较高的深圳,养老机构也常常面临招工困难。陈冲在深圳从事养老行业三四年,据他观察,在深圳,养老护理员一个月的薪资平均有五六千元。但是只要随便进一个电子厂,每个月能拿到七八千元。只要年龄允许,人们都更愿意进电子厂打工。湖北广水市,李店镇黄金村养老院院长叶星梅同样在为招不到护理员发愁。黄金村养老院目前招到的护理员中,一种是低保的贫困户,家庭特别困难;另一种是过了60岁,无法从事其他行业。还有一种“互助”形式,是由养老院里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担当护理员,护理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解决自己养老问题的同时,还能额外拿到一点护理员的工资。叶星梅不得不将丈夫、婆婆动员进来,每个人都身兼护理、接待、厨师等多职。事实上,她自己也已经52岁。除此之外,整个养老院只有两名护理员,其中一名将近七旬,另一名已经八十多岁。这名八十多岁的护理员就属于“互助”形式。他原本是附近村里的村民,身体健康,生活能力比较强。叶星梅提出,让他到养老院来住,帮助看护一些半自理老人,比如提醒老人上厕所、帮他把衣服放进洗衣机、在他洗澡的时候进行看护,等等。没有老人需要护理时,这位护理员就回家去住。到现在,他已经断断续续在养老院干了五六年。“有的老人还特别磨人,护工常常被气哭。”种种困窘下,如何留住护理员成为了一个最大的难题。10月5日,董云富在养老院。新京报记者徐杨摄行业门槛低,培训体系不完善养老护理员的门槛并不高,这是董云富这样的老人进入这一行的重要原因。刚开始,董云富对于养老护理没有太多了解,面试要求也不高,只要身体健康就能干。进养老院后,老员工会带他,教一些简单的护理技能,比如怎样挂尿袋、怎样抱老人等等。但大部分时候,护理员们需要自己摸索,熟悉自己所负责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知道如何与老人相处、应该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