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www.hhlsq.com/“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劳动的解说。正值五一小长假,或许很多爸爸妈妈正陶醉于亲子出游玩耍的天伦之乐中,但我们应该谨记,劳动节的主题和意义永远是劳动与勤劳。可能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永远是“分数机器”,无论做什么,只需要专注学习就可以了,对于家务活这些日常生活小事,认为等到长大了自然就学会了。对于做家务这件事,很多家长不是担心影响孩子学习,就是认为孩子做家务既慢又乱还只会帮倒忙,这不仅错过了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时机,也剥夺了孩子天生就拥有的好奇心。哈佛大学曾有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为15:1,前者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也更加幸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优秀27倍。或许你会惊讶于做家务与不做家务的孩子差别竟然这么大,其实孩子不做家务的背后,必然是家长包办一切,而孩子却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生打包脏衣服寄回家清洗”、“小学生在饭堂不会剥虾”、“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惨遭退学”等类似的新闻事件频频发生了。父母溺爱孩子,总是想方设法对孩子事事包办,承担了原本属于孩子的责任,剥夺了孩子自由发展和体验生活的能力和机会,让孩子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家务活作为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孩子自然是要参与的。不仅如此,从小让孩子做家务活,可以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家庭乃至社会的责任感,还可以加强孩子的自信心。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不是从学习多少汉字和拼音开始培养的,而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慢慢得到提升的。那么,该如何让孩子从小爱上劳动呢?给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使命家长需要明白:让孩子做家务不是耽误时间,而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最恰当的方法,家长可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各年龄段孩子家务清单0-1岁,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自己拿汤勺吃饭、把脏的纸尿裤扔垃圾桶等;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独自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等;3-4岁,可以帮忙喂宠物、铺床、把叠好的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洗衣机里等;4-5岁,可以帮忙准备餐桌、自己挑选第二天上学要穿的衣服、把自己的物品放整齐等;5-7岁,自己准备第二天需要用到的文具和书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的技能;7-12岁,学会做简单的饭菜、扫地拖地和使用洗衣机等;13岁以上,会换灯泡、清理冰箱等比较繁杂的家务。将做家务变成游戏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长将劳动和游戏巧妙结合,能够激起孩子对做家务的兴趣。比如可以与孩子比赛收拾玩具的快慢,也可以看看谁洗手帕溅在地上的水更少……利用游戏来引导孩子学做家务,孩子能够从做家务中获得快乐,从而爱上劳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孩子2岁左右,他们总是对外界充满兴趣,对周围所有事情都充满好奇心,看到妈妈在拖地,他也想拖,看到爸爸晾衣服他也想帮忙……或许很多时候他都在“帮倒忙”,但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人一定不要阻止他,因为这都是一个个满足孩子好奇心、培养孩子从小做家务的好时机。让孩子把做家务变成像呼吸清新空气一般自然而然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孩子是需要获得肯定与被赞扬的。当孩子认真完成一件家务时,大人一定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而不是对孩子的“帮倒忙”一味地训斥,也不要对孩子进行金钱或物质奖励。家务活本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家庭责任,使用金钱和物质奖励只会造成孩子错误的劳作观和家庭责任感。一句赞美、一个拥抱、一句鼓励都能让孩子对做家务这一事情充满兴趣和信心。以身作则,给孩子良好的演示著名演员黄磊曾经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说过:“爸爸越爱做家务,孩子就会越棒”。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大人的所有生活习惯都会成为孩子的模仿来源,想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家长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良好的演示。当大人意识到这一点并真正以身作则,孩子自然就会提高劳动意识和做家务的自觉性,自愿承担起家务活来。高尔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趁着五一假期让孩子动手,将快乐翻倍孩子的未来才更加充满阳光和幸福最后,祝各位爸爸妈妈们五一快乐劳动快乐出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