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帮忙带孩子,最好在孩子这个年龄段退出

导语

人到中年有多难!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还有房贷和车贷,中年人不敢生病,不敢请假,每天都要兢兢业业地上班。

特别是家里有孩子的家庭,如果女人在家带娃,光靠男人一个人的工资,很难养活全家人。如果父母都是双职工的家庭,孩子只能交给老人来带。

老人的到来,不但可以照料孩子,而且还可以接送孩子上学,孩子的饮食有人照顾,看似没有后顾之忧了,年轻人可以放心上班,不需要为带娃而分心。

然而,隔代育儿并非想象中美好,而是产生了不少问题。

闺蜜宝芝跟老公在大城市上班,儿子留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前几年我们聚会的时候,她总是炫耀老人带娃有多省心,自己跟老公时间自由,只要挣钱就好。

然而,最近一次聚会,她却一直唉声叹气,原来儿子这几年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只有要钱花的时候,才肯喊爸妈,平时对他们爱理不理。

不仅如此,5岁多的儿子,衣来张口,饭来张口,顿顿都是奶奶喂,只要稍不如意,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就撒泼打滚,甚至直接动手打老人,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跟其他孩子起争执。

她跟老公看到孩子如此不孝顺,也不尊重老人,本想教育孩子,但是孩子只要一哭闹,老人就心疼不已,拦着不让教育,孩子根本不服管教。

前几年夫妻俩为了挣钱,让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没想到因为隔代育儿,孩子变成了熊孩子,他们后悔不已。

老人在孩子3-6岁这个年龄段,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要退出,不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

老人迟迟不退出孩子的教育,会有什么坏处?

1.父母做甩手掌柜,跟孩子的感情过于疏远,不利于管教

从宝宝出生的6-18个月,是父母培养孩子依恋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是在父母身边长大,孩子会有安全感,对父母有依恋。

然而,如果孩子是由爷爷和奶奶养大,父母长期缺席孩子的陪伴,孩子跟父母的感情会越来越淡,关系会越来越差。

孩子跟老人感情深厚,喜欢亲近爷爷和奶奶,远离亲生父母,父母跟孩子之间,不但难以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而且因为感情淡薄,孩子也不会听父母的话。

2.老人溺爱孩子,自理能力差

“吃饭追着喂,从村头喂到村尾”,孩子在前头奔跑,老人在背后步伐蹒跚地追着孩子喂饭,这是农村很多老人日常带娃的真实写照。

老人对于孩子是隔代疼爱,怕孩子辛苦,事事代劳,宠爱孩子,反而不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不少孩子已经4-5岁了,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仍然不会照顾自己,遇事只会哭闹。

3.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一哭闹,老人就放弃管教,作业写得潦草,经常写不完作业,孩子成绩一塌糊涂。

老人对孩子的学习不上心,管不住孩子,偏偏听之任之,老人觉得孩子只要健康快乐就好,却没有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孩子的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老人帮忙带孩子,最好在孩子这个年龄段退出,不然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一.幼婴儿时期,老人尽量做到科学育儿

因为育儿成本等经济压力的增加,年轻人也不想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不少双职工家庭选择让老人来带孩子,这也是无奈之举。

其实老人在带孩子方面也有不少宝贵的经验,值得年轻人学习,但是为了科学育儿,年轻人可以给老人讲解一些育儿的方法,比如:6个月前不能喂米粉,6个月后才能添加辅食,用纸尿裤代替旧衣服做的尿布,不要过度喂养,也不能过度摇晃孩子等等,让老人育儿更轻松,不坑娃。

如果孩子带在身边,下班后和节假日,年轻人也要主动去带娃,培养亲子感情,让老人得到充分的休息。

二.学龄期,老人不要过多干涉,孩子教育交给父母来负责

李玫瑾教授提过,孩子小时候就该立规矩,该严肃就要做到。

在0-5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肩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不是让孩子用各种哭闹,来要挟大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老人看不得孩子哭泣,更看不得孩子受苦,只要孩子一吵闹,明知道不应该纵容孩子,老人还是会心软,会再次妥协,这样再好的规矩,在孩子面前就形同虚设,时间长了,熊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老人跟孩子的父母要达成共识,否则两方互不相让,孩子就会很迷茫,不知道应该听从哪一方,而且一旦老人频频阻拦年轻人教育孩子,孩子只会越发有恃无恐,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的益处。

因此,在学龄期,老人要慢慢退出,孩子的教育,让年轻父母自己来,不要越俎代庖。

三.小学阶段,孩子教育父母是主导,老人只是起辅助作用

很多老人并不注重孩子的教育,在老人眼里,孩子吃饱穿暖是最重要的,至于学习方面,他们不懂得,孩子管不住,他们也没有办法,结果越是放任,孩子的成绩就越差。

当然,也有些老人对于孩子的教育很有心得,孩子学习和各方面也有所进步,但是不少老人在管教孩子方面,其实是有心无力,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应该逐步退出,孩子的学习,让孩子的亲生父母来操心。

孩子上小学后,父母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结语

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小学后,老人要有意识地逐步退出,主要是指孩子的教育方面,让孩子父母来负责孩子的教育,而不是退出孩子的生活。

毕竟老人曾经远离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给儿女带娃,如今孩子上学了,老人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并不意味着老人没有贡献了,要回老家养老,而是把教育的重任交还给年轻人,让儿女自己操心孩子的教育,老人只要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就可以了。

往期精彩回顾:

一种“新式带娃”兴起,老人不累,子女感恩,婆媳愉快,家庭和睦为何宝宝看到“某人”会大哭?老一辈或许不懂,但父母心中要有数为啥越来越多的外公外婆带孩子?4个原因,一个比一个现实4个信号说明宝宝处于猛涨期,喂养要跟上,别耽误了娃身体的发育宝宝为何边吃母乳,边用手推妈妈?宝宝的心思你要猜,7招来应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