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所闻名日本的幼儿园,“不学习知识”“不安排孩子一起做事”“不强制孩子午休”,允许孩子“咬人”、“不好好吃饭”、“带玩具进幼儿园””,它培养出的孩子后劲十足,到了小学高年级成绩都很好,被小学抢着录取。
最近看了日本92岁樊子老师的育儿书《每个孩子都能像花儿一样开放》,被这本书狠狠治愈了,樊子老师就像聊天一样讲述她60年来的各种育儿小故事,非常亲切,我一边听她讲一边反思自己日常育儿的场景,好多触动自己的点,和姐妹们分享一下。
1.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远比“成绩好”更重要。
樊子老师说,我们不要忽略那些“看不见的成长”,即心灵的成长,这些能力才是人类获得幸福生活不可获取的能力,远比“成绩好”更重要!(详见图片)
2.培养孩子自由生存能力,无条件地相信孩子。
樊子老师说幼儿园最与众不同地方是践行“培养孩子自由生存能力”的育儿方针,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强制午休、规则由孩子们制定、不命令孩子。应该相信孩子有决定自己事情的能力,困了就会睡觉,饿了就会好好吃饭,穿纸尿裤不舒服自然就会脱。
3.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成长速度。
成长,就是在不断变化,每个孩子的节奏不一样,如幼儿时期个子矮小长成一米八橄榄球远动员,我们不要太注重当下孩子的状态,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和守护孩子。
4.不评价“好孩子”“真棒”。
要像对待工作对象、合作伙伴等大人相处一样,平等地对待孩子。
5.无意中说的“你不行”,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被父母否定自身能力的孩子,很难再次喜欢上那件事。像“你不擅长这个啊”“不太适合你”这类无意说出的话,其实也是“你不行”的意思。
6.与孩子相处,不要穷追不舍追问要留有退路。
这一点,我作为大人深有感触,我很多时候不经意犯了小错误也是想隐藏,或者发现同事朋友有过错,也不会一味去拆穿指责,对待孩子我们应该更宽容一些。
樊子老师在书的结尾写下“92岁,当下正是青春。”她说只要发觉生活的意义,就能够健康长寿,愿你我都可以像樊子老师一样把育儿当成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我相信如果你是一个幸福的妈妈,你的孩子也会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新手扶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