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内心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居家心理健康指导”专题讲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疫情突袭,让我们再次开启居家生活,为了增进居家期间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会从专业科学的视角观察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年4月5日,王台街道妇联携手王台中心幼儿园邀请了知名家庭教育指导师黄淮导师,围绕3-6岁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居家期间家长疑惑解答这三个方面,面向全体家长朋友组织了“居家心理健康指导”的专题讲座,期望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
导师:黄淮
导师简介: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青岛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青岛西海岸新区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
秘书长、督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讲师青岛市三八红旗手
家长们都积极参会并准时签到
互动讨论、感悟分享
处于3-6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现如今,家长们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呢?针对以上家长疑惑的一些问题,黄淮老师结合案例为家长们做出了耐心的讲解。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点:
1.日常生活中欠妥的语言会让孩子们产生遗弃感。如妈妈说:“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长此以往,孩子会因缺少爱与归属感而感到不幸福。
2.不要经常在孩子处于负面情绪中给孩子补偿或许诺。如:“好了别哭了,你要是不哭改天妈妈给你买你最喜欢的玩具。”请家长深入思考:这一次方法成功了吗?这种方法能用多久呢?
3.哭是孩子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是有益的。家长们会遇到:孩子哭不停怎么办呢?孩子经常不停的哭也许是因为之前用哭的方式得到了家长的妥协,家长会满足自己的要求。
4.在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讲道理,当孩子情绪稳定后给孩子树立规则。那么,立规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规则要提前建设。
(2)规则要有一致性。
(3)规则要有弹性。
讲座中黄淮老师生动鲜活的案例引发了家长们的共鸣,深深地打动着每位家长的心。线上学习的家长们在聊天窗口积极发言、参与互动,讲座中的学习氛围极为浓厚。
黄淮老师结合鲜活的案例和线上沟通交流,引导家长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认知来调整自己,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准确分析孩子情绪和性格特点。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做智慧的家长,引领孩子更好的成长。
写在笔下、记在心中
家长们听的意犹未尽,一笔一划、一字一句、一段一张......仔细地记录了学习的印记,写在笔下、记在心中、实践于生活......
本次线上家庭教育讲座,惠及多位家长朋友在线学习,并积极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反馈,让我们看到家长朋友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家园共育的支持,家长们参与后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受益匪浅,今后一定会加强家庭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和谐、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
编辑:程浩
审核:庄敏
终审:薛宗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