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孩成为一个新的话题。纠结着该不该生二胎的都还没个结果,三胎又放开了!
过去,生育没有限制,一个家庭有好多孩子、五六个兄弟姐妹是很正常的。
后来,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成为80、90后最大的标签。
随着老龄化的趋势,二胎放开了,三胎也放开了,但是“生”还是“不生”已经出现了分歧。
50、60的爷爷奶奶们开心了,儿孙满堂是祖辈们最大的心愿。
70、80后们焦虑了,一个娃已经带得心力交瘁了,二胎不敢想、三胎更别提了。更何况,70后都奔四了,想生也生不了了。
90后才是现在“三胎”的主力军,然而,90后的宝宝们还在计划着过丁克的生活,“三胎”!那也太遥远了吧!还有网友表示“不婚不孕保平安!”
在过去,生孩子、传宗接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个时候,女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结婚、生子,那个时候女人如果不生孩子就会被婆家和周围的人嫌弃,所以,多子多福才能在婆家地位稳固。
在那个时候,养孩子对于大多数的家庭而言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孩子落地满地跑,不太富裕的家庭,一个馒头几个人分,大的带着小的,看着看着孩子们也就都长大了。
而现在,在一线城市养一个孩子可以吃穷一个百万富翁。养孩子的成本无限扩大、养儿的压力也让工薪阶层心力交瘁。
过去生娃和现在生娃有什么不同
过去,生一个孩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大的穿旧的衣服留给小的穿是过去那一代的父母最常见的养儿方式。
育儿方式偏向于“佛系”,孩子上学,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孩子多的家庭,到了高中就去上技校然后毕业早早地就开始工作,并且帮着家里补贴家用了。
现在,生不起、养不起是最现实的问题
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吃什么牌子的奶粉、用什么牌子的纸尿裤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商场里,孩子的衣服总是比大人的还贵。而且,在面料上也非常的讲究,环保、健康取代了“百家衣”。
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下让父母对于育儿不再“佛系”。“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是每个家庭的育儿口号。
孩子的教育从胎教就开始了,诸如早教班、启蒙教育不仅占满了孩子们的童年,也掏空了父母的积蓄。孩子的学习压力从幼儿开始,早教班、幼儿园、小学、辅导班、奥数班、中学、高中、研究生。
生孩子,对女人来讲意味着更多的牺牲
目前,还有专家呼吁:“一线城市生三孩每人每月奖励-元”
然而,生孩子并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配套,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多一个孩子并不仅仅只是增加经济负担而已。更重要的是孩子谁来带、怎么带,如何保证生活质量。
对于母亲来讲,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是责任、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寄托。所以,对于女人来讲,多一个孩子就多了一重责任,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梦想。
前不久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剧中不仅讲述了职场妈妈的艰辛,同样讲述了全职妈妈的心酸。
在过去的观念中,女人的“本职”就是生孩子、养孩子。而现在的女性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职场妈妈经常都要面临工作和家庭的选择,既要兼顾工作又要兼顾家庭。生完孩子,每天喂奶、换尿布、不仅不能睡懒觉,半夜被孩子吵醒是经常的事情。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那么产后忧郁症可以毁掉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
全职妈妈虽然没有工作的压力,可以多一点时间照顾孩子。但是,没有收入仅靠男人的收入养家,手心向上的日子并不容易。如果男人的工作也出现问题,一家老小要靠什么生活?
我有一个闺蜜,结婚前也是漂亮的小萝莉。结婚以后很快就生了小孩,没几年又生了二胎。自从有了二胎之后就很少能见面了。
有一次,终于有时间小聚,她带着两个孩子,大的有5、6岁,小的也才有1、2岁。以前很注重个人形象的她已经有些邋遢了,衣服穿得宽松随意,背了很大的一个背包,里面装着孩子的碗筷、喝水瓶和各种用品。她一边抱着最小的那个孩子,一边还要留心看着大的那个有没有乱跑。
一顿饭,她几乎没有怎么吃东西。喂完小的、喂大的。当问起她以后的打算时,她两眼疲惫地说:“还能有什么打算呢?把这两个孩子拉扯大就不错了。”然后她一脸无奈地说:“有时候真的想‘退货’,两个孩子真的太难了。”
而现在,她又生了第三个孩子。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生完孩子,和公婆住在一起,老公经常不在家,每当因为孩子和公婆有点分歧只能低头服软。她自己经常说:“她现在的生活就像是被婆家的人‘绑架’了一样”,工作对于她而言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有多少人,在婚姻中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为了孩子,不仅要妥协、让步,还在生活的磨砺中活得越来越失去了自我。
一个孩子,出门拉着手推车就可以到处跑;
两个孩子,出门怀里抱着一个,后面还跟着一个;
三个孩子,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带着孩子还能往哪儿跑?
中年父母更艰辛
对比70、80后独生子女的孤单,00后之后多了兄弟姐妹会很热闹。然而,中年父母是最辛苦的一群人。如果生了“三胎”,那么,一对夫妻就必须要承担三个孩子和四个老人的照顾和赡养责任。
上有老、下有小,一地鸡毛的生活已经不堪重负了。一边是工作压力,一边是孩子的教育,还有照顾老人的责任。终于熬到退休了,孩子们也都长大了,自己也老了,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无论二胎还是三胎,还是要视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各自的精力而定,一个孩子是一个鲜活并且有思想的生命,不比养一只小猫、小狗那么容易。除了喂饱他,还要为他的未来负责。
人生就是如此,从呱呱落地,在父母的小心呵护下长大,然后结婚、生子、为人父母,继承了新的生养责任,然后卸下重任走完一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一种生活都有各自的因果。养儿育女是生命之重,老了以后儿孙绕膝也是晚年之福。每个年龄都有自己需要承受之重,主动承担并且量力而行,对得起别人,也要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