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作者:孙一鸣
出品
时代商学院
作者
孙一鸣
编辑
李乾韬
编者按:万亿刚需市场,谁在风生水起,谁在黯然神伤?
养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随着90后升级为家长中的主力军,科学喂养和品质消费的追求也使育儿支出水涨船高,围绕包括幼儿奶粉、纸尿裤、童装服饰、儿童玩具、儿童药、幼儿教育等在内的“儿童经济”迅速崛起,不少品牌巨头纷纷抢占儿童市场赛道。
养一个孩子得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是,儿童市场的商家每年赚了多少钱?却可从有着清晰财报的儿童概念股中窥得一斑。
A股儿童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赚钱效应怎样?A股相关产业链里,哪家企业赚钱能力最强,抢占儿童赛道下制高点?哪家企业最舍得为营销花钱?哪家企业销售含金量最高?
我们尝试推出儿童概念股营销榜、稳健榜、潜力榜等研究报告,从营销能力、收入质量、赚钱潜力等维度来梳理90家A股儿童行业上市公司,看看谁在儿童经济中风生水起,谁又在被家长们用脚投票,在儿童市场商黯然失色。
经营稳健是一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从财务管理角度,现金流量和利润同等重要,因为现金是企业的血液,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利益,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营业收入现金比(简称“收现比”)是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获得现金的能力,表示每元收入获得的现金,通常该指标越高,坏账风险越低,企业经营越稳健。
同花顺iFinD显示,目前A股儿童概念股(指主营业务全部或部分含有相关儿童产品业务的企业)合计90家上市公司。由于其中4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70%,属于高杠杆负债激进经营,与“稳健”风格相悖,因而时代商学院只对其他86家上市公司按年收入现金比指标进行从高到低排名,制作儿童概念股稳健榜,并从细分行业、区域、货币资金、短期借款等维度对榜单进行解读,以展现上市公司的经营稳健性。
资产负债率均值仅33.6%
数据显示,86家上市公司的收现比均值为1.05,中位数为1.06,反映儿童行业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能力整体较好,收入质量较高。
在负债方面,86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为33.6%,中位数为31.29%。资产负债率超50%的公司有18家,占比为21%;资产负债率低于25%的公司有29家,占比为34%。
从短期借款看,86家上市公司中,有29家没有短期借款,占比为33.72%,经营极为谨慎。而短期借款金额超5亿元的公司有15家,占比为17%,激进经营的企业并不多。
从现金储备看,截至年末,86家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均值为14.51亿元,中位数为5.56亿元,货币资金规模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伊利股份、海澜之家、华大基因、森马服饰、华利集团,货币资金分别为.42亿元、.68亿元、65.9亿元、49.73亿元、44.08亿元。
若从货币资金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看,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威创股份、嘉必优、洁雅股份、益民集团、美吉姆,该比重分别为2.38、1.89、1.44、1.34、1.19,抗风险能力较强。
广东企业无缘前十强
从同花顺二级行业来看,86家上市公司中,服装家纺、化学制药、美容护理、医疗器械、家用轻工、中药、食品加工制造等行业较为集中,分别有12家、9家、9家、8家、8家、7家、6家上市公司,上述七大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合计59家,占比合计68.6%。另外,零售业、传媒业、纺织制造业分别有4家、4家、3家上市公司。
从省份来看,榜单前十企业中,上海、江苏均占据2席,山东、湖北、湖南、安徽、北京、福建各占据1席。处于消费大省的广东企业无缘前十强。
榜单显示,排名前五的上市公司分别为均瑶健康、大东方、华特达因、光明乳业、茶花股份,分别属于饮料制造业、零售业、化学制药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家用轻工业。上述公司的收现比均超过1.17,主营业务收入获得现金的能力较强,收入含金量较高。
同时,上述五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5.23%、52.53%、13.62%、55.86%和12.23%,债务风险较低,在经营上没有盲目激进扩张。
其中,排名榜首的均瑶健康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主营产品为常温乳酸菌系列饮品,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的下沉县域市场。该公司于年推出“味动力”乳酸菌系列饮品,属于常温乳酸菌行业的先驱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从财务数据看,年,均瑶健康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9.14亿元和1.46亿元,销售毛利率达40.62%。截至年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仅15.23%,货币资金高达10.77亿元,短期借款仅.6万元,偿债能力极强,经营策略趋于稳扎稳打。
榜单显示,排名倒数前五的企业分别为ST起步、天成自控、华邦健康、实丰文化、久祺股份,分别来自服装家纺业、汽车零部件业、化学制药业、家用轻工业、非汽车交运业;收现比分别为0.7、0.77、0.84、0.9、0.9,均低于1。
其中,起步股份(现为ST起步)是国内儿童用品行业知名的品牌运营商,致力于为3-13岁儿童提供品类齐全、风格多样的服饰产品,包括运动鞋、皮鞋、布鞋、童装及配饰等。
该公司于年8月登陆A股,但上市后业绩表现平平。年,其由盈转亏,当年亏损2.8亿元;年,其再度亏损2.29亿元,濒临退市边缘。
需注意的是,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0.5亿元,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仅7.4亿元,收现比在86家上市公司中垫底。截至年末,该公司的短期借款达2.98亿元,借款规模在86家企业中排名第26位。另外,截至4月21日,该公司累计对外担保金额高达18亿元,远超实际经营能力。
(全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