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厂商百亚股份三闯IPO存量竞争时代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s://m.39.net/pf/a_4580350.html
来源:每日财报市场份额不高,渠道建设不占优势,股权结构依然存疑的百亚股份能否顺利过会   3月19日,多次历经上市重庆百亚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亚股份)终于迎来了上会大考。   据《每日财报》的了解,百亚股份创建于年,主要从事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的知名综合性企业,可以为各年龄段人群提供个人护理产品,主要涵盖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等领域。前段时间,公司还向抗疫前线捐赠了部分卫生用品。   公开资料显示,百亚股份在年、年和年先后尝试上市,但均事与愿违。本次公司拟在中小板发行不超过万股新股,相较年申报时的.30万股减少了一半,计划募集资金额度也由上次的3.47亿元下降至3亿元。   存量竞争时代来临,销售模式和渠道制约增长   国内的卫生巾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从无到有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但行业整体也在迈入存量竞争的时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企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市场渗透率只有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90年代之后外资卫生巾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生产厂商增长至多家,随着观念的转变提升以及卫生产品的不断普及,卫生巾的市场渗透率提升到50%左右。   随之市场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大量国内企业的参与,本土企业迅速壮大后竞争开始加剧,生产厂商逐渐集中,过去十年的时间内生产厂家从余家减少至不到家,渗透率目前也已经升至%,整个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   目前行业龙头为恒安国际,该公司占据国内约30%的行业市场份额;此外,景兴健护(拥有ABC品牌)、日本的尤妮佳(拥有苏菲等品牌)、宝洁中国(拥有护舒宝等品牌)也分别占据约10%以上的份额,而百亚股份的“自由点”等卫生巾品牌的市场份额仅占不到3%,位于行业第7位前10大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合计已超过八成。   从百亚股份的情况来看,-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7.38亿元、8.10亿元、9.61亿元和5.73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95万元、.09万元、.10万元和.86万元。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只有净利润在年营收增长的背景下却出现了明显下降。   卫生巾的传统销售渠道主要是商超,但近五年随着电商渠道的冲击,商超渠道占比逐年下降,而且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对于卫生巾这种快消品,得渠道者得天下。由于电商渠道需要大量注资给线上运营、物流、平台等方面,具有资金优势的大品牌更具发展优势。例如尤妮佳旗下品牌苏菲借电商渠道弯道超车,总体市占率第二位,线上销售全国第一。而百亚股份的销售方式主要是经销商模式,而且销售区域非常集中,有七成以上的收入来自西南地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百亚股份已经错失了电商发展的黄金时期,年,百亚股份的卫生巾电商渠道占比仅有6.6%,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在渠道建设的竞争中百亚股份已经失去竞争优势。   股权结构问题犹存   年12月百亚股份IPO失败,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被发审委质疑发行人是否具有实际控制人地位。因为百亚股份曾是外资企业,年以来搭建红筹结构(VIE架构)计划在境外上市,但随后又放弃这一想法,打算回A股上市。   但公司在年放弃红筹架构时,拆除协议控制架构并不彻底,公司年上市时的架构实际采用的是半红筹半内资。VIE结构(VariableInterestEntities;VIEs)直译为“可变利益实体”,就是目标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对境内实际经营企业与境外融资主体之间设计的一种协议控制。   百亚股份第一次IPO时的股权结构显示,复元商贸持有公司46.06%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而复元商贸由冯永林全资设立,因此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视为冯永林。   然而,重庆百亚另外44.85%的股份由境外公司重望耀晖(香港)持有,该公司则由谢秋林和NewHorizon间接持股。虽然重望耀晖(香港)由谢秋林和NewHorizon出具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确认函认可冯永林的实际控制人地位,但并没有得到发审委的认可,股权结构问题成为公司IPO流产的主要因素。   为了为这次上市扫除障碍,百亚股份真可谓一番操作猛如虎。招股书显示,年7月18日,重望耀辉将持有的重庆百亚股份的6.15%、6.73%、0.47%、4.62%、1.54%分别转让给另外几个股权比例很低的持股公司,包括铭耀资产、温氏投资、齐创共享、通信鹏和通元优科。经过这次转让拆解之后,冯永林的持股权占绝对优势,公司的境外股权转至境内公司,为了保险起见,铭耀资产、温氏投资、齐创共享、通信鹏和通元优科又以确认函的形式委托承认冯永林9.09%的股东大会表决权,至此冯永林拥有了发行人55.14%的表决权。   这一做法虽然在形式上满足了监管要求,但外界对这一方式似乎并不认可,很多人认为这明显是一种突击控股的形式,本质上冯永林并没有彻底的控制权,而且私底下很可能存在利益联盟。   大客户涉嫌传销营收恐动荡   上文,我们也提到百亚股份主要依靠线下经销商。在众多经销商渠道中,苏州绿叶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绿叶”)格外引人注意。   根据招股书,百亚股份为苏州绿叶提供代工生产服务。年、年和年上半年百亚股份对苏州绿叶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2万元、1.14亿元和.04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6%、11.85%和8.31%,苏州绿叶分别位列百亚股份第二、第一和第二大客户。   而苏州绿叶的“上下线”销售模式涉嫌传销,曾多次被监管部门点名、查处。如果失去苏州绿叶这个大客户,百亚股份的营收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